欢迎访问 上海市打击乐协会 官方网站       2024年04月20日
     登录    |    注册
              

美育教育
时间: 2019-07-05 来源: 分享:

    



美育教育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贺佳雯 南方周末实习生 邓依云


现行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缺体少美,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轻视体育和美育,客观上造成整个社会对体育和美育的要求不高。


(视觉中国/图)


艺术课程要立足于教会学生专项的艺术特长,就是让每个孩子能掌握1到2项艺术特长。这将作为整个美育教学评估的核心内容。






“每位普通高校学生须修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2学分)方能毕业。”教育部2019年4月11日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提出这项规定。


“缺少审美教育”是近年来多被讨论的话题,这份意见被不少教育界人士解读为教育部下决心全面普及艺术教育的信号。《意见》还规定,要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规范公共艺术课程,加强公共艺术课程教材建设,修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意见》下发一个多月后,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日前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介绍了这份《意见》出台的过程,以及对美育,即审美教育普及的诸多思考。



明确了2学分的最低要求



南方周末:《意见》酝酿中,2学分的必修标准是怎么确定下来的?有无向高校征求意见?


王登峰:有,高校也迫切希望教育部能够尽快有明确的要求。《意见》其实重申了之前相关文件的要求,但这次更具体了,关键是明确了这2个学分。这涉及聘用艺术教师、修建场馆、规划课程等,如果教育部不明确,分管的领导、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老师,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设计(课程)。


2学分是一个最低的要求。实际上这次就是用学分,强制性要求各个学校一定要开足、开齐艺术的课程,否则就没有办法达到让学生修够2学分的条件。所以,有了学分的规定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课程建设方面的要求。



南方周末:这是不是意味着高校的艺术教师编制也会相应有所增加?


王登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配齐配好美育教师”。美育师资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保障。目前艺术教师的编制有多种实现方式,即便没有专门的艺术教师,高校还能通过外聘高水平的艺术家、艺术人才开设课程。因此师资不光是通过提高人员编制来解决,这方面是很灵活的。高校只要能把课开起来,让学生把学分修够,既可以建立自己的师资队伍,也可以先外聘教师来完成。


但从长远来讲,我们希望的美育教育不仅仅是课程,还有校园文化活动,包括高水平艺术团的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要有经常性的艺术展示、展演,甚至竞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光靠外聘教师肯定不行,需要在编制上真正落实“配齐配好”的要求。



南方周末:现在高校新增美育老师的比例是多少?


王登峰:每年在增加。过去三年新增的教师里面,放在体育美育的大概占30%左右。体育美育教师从课时量来讲,只能占到11%-12%,而新增教师如果超过30%,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师资明显往这方面倾斜了。



薄弱在于体制机制缺乏保障



南方周末:教育界一直被诟病审美教育薄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登峰:最核心的是没有硬性指标。在高校,体育有必修课的要求,大一大二都必须要开设体育课。美育就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整个大课表下来德育、智育、体育都有了,但美育一直没有被放到应有的位置上。


对高校来讲,美育在整个体制机制上都缺少很好的保障。艺术教研室、艺术教育中心,或者艺术教师的配备,也并没有按照每个学生都要修学分这样的标准来设计和规划。很多院校只是开了几门课而已,学生选课的面并不是很广。



南方周末:那怎样去界定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王登峰:不管直接目标多具体,我们希望美育能达到的间接目标是什么?就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将来可能也要考虑如何量化,如何更直接地反映到美育教学质量上。我们首先要明确美育的教学内容;其次要明确美育教学内容的实践方式;最后还要把美育教学的实践和效果纳入到整个教育评价体系里,纳入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里去,这样才能在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整体格局里体现它的地位和价值。



南方周末:但很多人认为,美育怎么评价是一件很“虚”的事。你怎么看?


王登峰:这二三十年,青少年体质健康、审美和人文素养某种程度上在下滑。我们讨论了这么久,变化并不是很大。根源就在于,这两方面工作的质量并没有纳入到整个教育综合评价体系里,也没有纳入到对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里去。


这些素质对一个学生的升学就业没有用,他怎么会重视?



南方周末:现在对高校美育的评估作了哪些要求?


王登峰:下发《意见》就是在开始搭建这样的一个体系,对教育教学、考核评价、艺术实践、艺术展演、学校文化生活等,都有了一些相对明确的要求,让高校有章可循。下一步,我们正在准备综合性的体育美育文件,出台后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改革。在原有基础上,我们把这些问题梳理得更清晰,要求也更加明确,目标也更加清楚,再往下走就更有针对性。



南方周末:把美育工作的考核纳入对学校、对教育和地方政府的评价,又会是怎么样的?


王登峰:对地方政府的评价主要是针对中小学。对高校来讲,就是对校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



南方周末:中考体育是从无到有的,学生们会关心美育以后会不会有类似的升学评价。


王登峰:也会朝这个发展方向。



南方周末:观察当下的美育课程,会发现偏重理论和欣赏,接下来美育公共课程体系怎么改革?会否补充一些跟生活更紧密相关的内容?


王登峰:肯定会的。实际上,所有学科直接间接都可以起到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作用,但具体到美育来讲,艺术课程就是它的主体。艺术课程要立足于教会学生专项的艺术特长,就是让每个孩子能掌握1到2项艺术特长。这将作为整个美育教学评估的核心内容。


现在的美育考试标准很宽泛。你掌握了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并不关心,你只要上课了就行。甚至连课上不上都没关系,美育课时经常被挤占,被挤占还都能通过。这不是说明上不上都一样吗?


下一步的改革就先解决这个问题。上了美育的课,就得学会点什么,学会点儿什么就要制定国家标准,能够考核的标准,这样课程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了。



审美和文化价值体系紧密相关



南方周末:不过,可能绝大多数学生达不到专业的考核标准,怎么去协调呢?


王登峰:美育包含的内涵更广泛一些,比如说看演出、看画展、听音乐会,都属于美育范畴,都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源泉。但艺术课是个课程,需要教会你点什么。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什么音乐、美术、艺术方面的特长都没有,但审美情趣可以很高。从教育目的来讲,既然开了这个课程,就得让学生在课上学到什么,让学生知道创作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南方周末:很多人评价说,中国人审美能力比较弱,这个说法是不是一种社会现实?在教育层面如何改善?


王登峰:不能一概而论。审美是跟一个人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文化体系和生活体系紧密相关。有的民族,女性从小就在脖子上戴各种各样的项圈,为了把脖子拉长,觉得这是美的。中国封建社会女子要裹脚,也觉得那是美的。之所以出现这种评价,是因为:


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跟国际社会的交流接触越来越多,我们的审美也在跟随社会发展,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越来越多的影响。一些人只是不了解西方审美,但说成审美能力弱。


年轻人可能不会去听戏,认为听歌剧才是高雅的。但静下心来想想,外国人到了中国,听一下我们的民乐还觉得特别好。很多时候反倒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的文化和审美放在一个低的层次了。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特别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对一个人是否成功、是否有修养的评判标准比较单一,只要文化课学习成绩好,考试考高分,能进入名校,就是综合素质特别强的。而对那些专项的,像体育和美育特长的人,大家并没有寄予很高的希望,觉得他们一定没文化。


现行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缺体少美,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轻视体育和美育,客观上造成整个社会对体育和美育的要求不高。因此审美素养要求低一点也符合实际。



南方周末:现在提重视美育工作,跟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有关系吗?


王登峰:这个关系最多是并列关系。从教育本身来讲,美育是内需,我们现在是“疏于德,长于智,弱于体美,缺于劳”。从教育内在的发展来讲,需要尽快补齐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短板,要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在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个内需的过程中,一定会带动体育和文化产业发展。如果大家都没有自己的艺术特长,只不过选择性今天听个交响乐,明天看看芭蕾舞,一年下来文化消费也就那么几次。


如果一个人有艺术特长,就会分门别类地去跟踪这些艺术院团,会成为票友,会关心和关注这些事。整个国民的文化生活,包括旅游都可以被带动起来。但这是一个副产品,我们不是为了产业发展才去教孩子们体育和美育,而是因为教育本身需要这样,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需要靠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体育和美育方面的综合素质。加强的同时,必然从客观上会带动和促进体育和文化产业发展。






热门排行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