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上海市打击乐协会 官方网站       2024年04月20日
     登录    |    注册
              

打击乐教学研讨会暨打击乐重奏作品演奏比赛后记
时间: 2010-04-21 来源: 分享:

    

匠心独具   非同凡响

—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打击乐重奏作品和演奏比赛后记


      2008年5月6日,打击乐界同仁热切期盼的首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打击乐重奏作品和演奏比赛暨第二届教学研讨会在四川音乐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著名作曲家、打击乐专家、表演团体云集蓉城,共襄中国打击乐的盛事。

     

一、把握契机   精心准备


      随着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以及作曲家、演奏家们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打击乐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轰轰烈烈、生机勃勃地发展。许多国家都竞相成立了职业打击乐团,国内外许多高等音乐学府成立了打击乐系或打击乐团。有人预言,“新世纪的音乐将是打击乐的天下”,此话或许偏颇,或许过激,但近年来国际国内对打击乐迅速升温的关注程度却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随着打击乐艺术的不断深化,重奏成为打击乐演奏中最丰富多彩的演奏领域。其形式多样,风格鲜明,音响独具特色和魅力,尤受人们的青睐。
在上述发展态势下,如何更好地推广打击乐并进一步提高打击乐演奏水平,丰富打击乐作品,是我们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打击乐专业教师长期以来反复思考的问题。2006年7月,当笔者在上海担任全国打击乐比赛评委时,向打击乐界同仁发出了在川音举办一次“全国打击乐重奏作品和演奏比赛”的相关提议,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和广泛的支持。
      2007年4月,正式确定首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打击乐重奏作品和演奏比赛及第二届教学研讨会由四川音乐学院、上海市打击乐协会、台湾功学社主办,全国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协办,四川音乐学院现代器乐系承办,并成立了组委会。
      此次活动得到了川音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院党委柴永柏书记多次关心活动的进展情况,并指示一定要把此次活动办好。敖昌群院长不但亲自担任组委会和评委会主任,而且对整个活动的宗旨直至院外评委的迎送等工作细节都作了详尽的指示和安排。分管教学的易柯副院长和分管艺术实践的李西林副院长均担任了本次大赛的组委会副主任和评委工作。除此之外,上海市打击乐协会也为此次活动做了大量的前期组织工作。此次活动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可谓精心而又周密。
      经过广泛征稿和严格的初赛,比赛评委会从全国各相关院校的几十部参赛作品中评选出14部作品进入决赛,安排由各院校打击乐团进行精心的排练和决赛音乐会的演奏。

    

二、琳琅满目   异彩纷呈


      2008年5月7日晚,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打击乐重奏作品和演奏比赛决赛音乐会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和音乐爱好者。音乐会节目琳琅满目、异彩纷呈。
      此次大赛的评委会阵容格外引人注目: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敖昌群教授、副院长易柯教授和副院长李西林教授,还有刚刚担任过全国“青歌赛”评委和马来西亚重要国际赛事评委之后匆匆赶来的中国音协副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赵季平;有正忙于筹办北京国际现代音乐节刚从美国赶来的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的叶小钢教授;有从重要的上海之春音乐节繁忙事务中“请假”后于当天下午近5点刚飞抵成都的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徐孟东教授;有我院校友、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高为杰;有刚来成都即后水土不服,仍坚持出席此次盛会的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范哲明教授;还有中国打击乐学会会长、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金纪广以及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的打击乐专家、教师。与会者无不为如此强大的评委会阵容而感叹和信服。
      来自全国各音乐院校的打击乐团出自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热爱,从祖国各地自费汇集于川音(因为本次比赛经费较紧,要求各打击乐团参赛经费自理)。此刻,他们在决赛音乐会中对参赛作品进行着认真的二度创作,在舞台上精彩地演绎着每一部参赛作品,让观众尽情地享受了一次打击乐艺术的饕餮大餐……
      作曲家张旭儒的作品《土皮赋》由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演奏:随着沉郁的、轰隆的鼓声和背景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蛮荒的境地。石头敲击着陶罐,纯朴的节奏显得别有风味。乐曲渐入高潮后半部分,陶、石的击打重新加入进来,背景音乐也重新响起,但此时的感觉不再是荒凉。这种质朴的、温情的声音也与原本苍凉的背景音乐形成鲜明对比,似乎让我们感受到站在历史长河末端对人类初始阶段的回眸。
      作曲家温德青的作品《悲歌》用汽油桶、锅盖、罐头、饼干桶、暖气片、高脚杯、酒瓶、铁链、纸片这些从厨房与垃圾桶里找到的工具,加上男生假嗓念白,强烈地刻画了一位母亲为了寻找孩子的焦虑、急切、希望与失望不断交织的心情,使作品极具震撼力。
      中国音乐学院李美佳作曲、中国音乐学院打击乐团演奏的作品《一个和尚挑水喝……》是个古老的寓言故事。乐曲的演奏加入了一些生动的表演细节,具有极好的舞台效果。
      沈阳音乐学院打击乐团演奏的作品《NBA印象》来源于篮球,四位演员用换位演奏形式,结合音高和节奏,展示了赛场上的动感与激烈状态。
      作品《上弦玩偶的节日》是以马林巴这一乐器相互伴奏,相互模仿以及竞奏之关系,表现了上了弦的玩具俏皮可爱的动态画面。
      中央音乐学院于川作曲、西安音乐学院打击乐团演奏的作品《多泽都沙》描写了四川彝族的人文风格风景,采用了当地出嫁歌作为素材,以表现大自然的悠远和空灵。三架马林巴的音色时而清新时而浑厚,用音乐的色彩展现了一幅唯美的图画。
      同时获得作品和演奏一等奖的我院作曲系年轻教师毛竹的参赛作品《库塔坎》,由四川音乐学院打击乐团的四位同学演绎,当槌头在琴键上跳跃时,四个人的呼吸环环相扣,声音所到之处丝丝相连,不禁让人回想起那句经典诗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决赛音乐会结束后,根据评委的评分,当场评出此次大赛的获奖作品。由四川音乐学院毛竹作曲、四川音乐学院打击乐团演奏的《库塔坎》获一等奖;上海音乐学院张旭儒作曲、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演奏的《土•皮赋》获二等奖;上海音乐学院温德青作曲、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打击乐团演奏的《悲歌》,中国音乐学院李美佳作曲、中国音乐学院打击乐团演奏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中央音乐学院于川作曲、西安音乐学院打击乐团演奏的《多泽都沙》同获三等奖。
      同时还评出川音打击乐团等多名演奏奖和作品优秀奖。

三、耐人寻味   感触良多


      赛事已经结束多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反馈信息仍然源源不断。很多此次参赛的评委和同仁回去后还很激动地给我打来电话;一些没能来参加的同仁和朋友了解了情况后也打来电话表示祝贺;上海的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我:最近他和上海音乐学院党委董书记见面时,董书记对此次比赛还赞誉有加……
      把这些信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此次活动为国内打击乐界首次,对繁荣打击乐作品的创作、发展我国的打击乐事业将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 通过此次比赛更好的宣传了四川音乐学院。参赛的评委、专家、师生通过这次比赛全方位的了解了川音。他们看到了在川音党委、行政的的领导下迅速发展的川音,同时通过他们广为宣传。
      三, 川音的打击乐教学水平的提高之快出乎人们的意料。川音打击乐团的精彩演出给其他院校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分别获得作品和演奏一等奖的《库塔坎》于近日应邀参加北京现代音乐节演出并获得一致好评。)
      四, 此次比赛被誉为打击乐的一次盛会。谓之“盛”,在于作为打击乐这样一个小专业的比赛,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重视:多位著名作曲家应邀出席担任评委;各主要音乐艺术院校作曲系师生踊跃参赛,投稿参赛数量众多;决赛音乐会由各院校打击乐团同台演奏。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是罕见的。
      当我接听着一个个外地朋友打来的电话,回味着一幕幕比赛时的动人情景,一种强烈的感觉油然而生:通过这次打击乐比赛的成功举办,川音的打击乐专业将蒸蒸日上!中国的打击乐事业一定会更加美好!


 现代器乐系   白杨洪

热门排行 MORE >